进口车十年来首降:2016年将持续“去库存”
受到8·12天津港大爆炸事件的影响,我国进口车港口份额也略有调整。数据显示,2015年天津港进口车市场份额由40.8%下滑至30.1%。在部分品牌转港拉动下,上海港份额提升至38%,2015年9月当月达到了52%的历史峰值。
“虽然天津港汽车进口量后期出现回升,但有些品牌转港,天津港想要恢复至超过40%的份额难度会很大,也需要时间。”王存称。
平行进口市场份额难扩大
进口车结构性调整非常复杂,尤其是体系调整时间较长。但进口车市场的深层次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厂商确实有所调整,但是这种调整还不足以支持经销商更好发展。”肖政三说。
如果说2015年进口车出现大量下滑的责任,在于供应商过高地估计了中国市场,从供货方式来讲,授权经销商和总经销商则承担了过高的库存。
王 存说,“如果以当事人角度来说,责任是在总经销商和厂家,不过这是个体系问题。从发指令定2016年的目标,到目标定下来之后调配资源中间要经历多个环 节。厂商采取行动,中国公司向总部汇报,总部做出生产调整,生产又是有节奏的,不能够停下,一停下来工厂设备就需要重新调整,会花费更多时间。”
“现 有平行进口商,没有庞大的经销商网络,更多是批发零售,市场敏感度很强,价格是一天一变,所以整个决策的流程或系统小了很多,所以时间、决策、调整的速度 也会快很多。”王存称,这使得平行进口,少了最复杂的生产制造环节,无需采购,直接从经销商提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在进口车出现25%的大幅下滑情形下,平行进口的表现很亮眼。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平行进口汽车销售超过10万辆,市场份额从7.7%增长到10.5%。有专家预言,随着CCC认证的推进,平行进口汽车将会出现利好情况。
1 月6日商务部通过《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出信号,有意放开平行进口销售方式。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四个自贸区累计认定的汽车平 行进口试点企业数量已达78家,商务部对试点企业申领平行进口汽车自动进口许可证,无品牌授权要求,无任何进口数量限制。
但受制于不完善的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体系,平行进口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一些跨国汽车公司为加强对国外经销商的管控,拒绝为平行进口车保修、调整发动机排量等,增加了汽车平行进口试点难度。
此外,平行进口车与我国现行的通关、征税、检验、强制性产品认证、环保标准以及“三包”“召回”等制度政策还未完全衔接配套。
曾经最吸引消费者的价格优势,随着国内各大豪华品牌不断下调新车价格、热销车型进口转国产等因素的影响,平行进口车的市场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肖政三似乎并不看好平行进口的未来,“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会为了不到万辆的平行进口销量去扰乱自己几十万辆的市场吗?所以目前来看,平行进口汽车的市场份额并不会太大”。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