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638290033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汽车大佬 > 崔东树:欧洲汽车困境在中国或重蹈

崔东树:欧洲汽车困境在中国或重蹈

新闻来源:盖世汽车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2-05-24 00:00:00 评论:

    河南车网转载:欧洲汽车是目前的世界汽车工业的泥潭,销量低迷、产能过程、政府过度干预是目前欧洲汽车行业的写照。在欧盟体系下的各国政府对汽车行业的态度也类似目前中国国内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博弈。我感觉欧盟汽车困境的情况在中国也会重演,甚至更严峻。

    一、欧洲各国政府过度干预

    欧洲车企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是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滑,但根源则在于其产能严重过剩的结构性矛盾。金融危机期间,与美国大力推动汽车业重组不同的是,欧洲为保住就业岗位,采取各种措施让汽车企业苟延残喘。2006-2009年间,美国三大汽车关闭了数十家工厂,而欧洲汽车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仅关闭了两家工厂,导致大量产能闲置。有咨询公司估计,欧洲汽车业年产能比市场需求高出1000万辆,相当于20-25家工厂。一些车企在新兴市场面临旺盛需求,如2011年标致雪铁龙在欧洲之外的销量已占到总销量的42%,但迫于政治家和工会的双重压力,无法将产能从本土转移到海外,只得维持庞大的过剩产能,进一步抬高生产成本。

    二、欧洲汽车工业调整

    欧洲人购买汽车热情下降。穆迪和普华永道预测,2012年欧洲汽车工业将遭遇销售额下滑,分别预计下滑6%和5%。欧洲作为汽车销售市场的地位继续削弱,新车销售量已连续五年下跌,2012年登记的新车数量或将低于1300万。由此产生欧洲车企的各种对应措施。

    1、强力减产促销

    由于产能过剩,各家汽车厂商正努力通过降价促销、出台刺激消费措施等多种途径消化库存。法国标致雪铁龙与丰田汽车公司日前则宣布,因欧洲市场需求量疲软,双方将削减欧洲捷克Kolin合资工厂的产能至22.1万辆,这意味着该工厂今年启用的产能将比2011年减少20%。

    2、撤出

    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一股席卷欧美和日韩车企的重组浪潮已经暗流涌动。早在两个月前,预感到危机即将来临的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就宣布年底前将关闭其位于荷兰的工厂,由此拉开了车企撤离欧洲市场的大幕。

    而通用更是彻底,其萨博也面临严峻的债务危机,中国企业力争购买并复活这个品牌,但通用很坚决的彻底掐死萨博。

    3、结盟

    标致雪铁龙与通用联盟。通用汽车将联合标致雪铁龙开发新车平台,到2016年将至少发布B级车、D级车、跨界车和微面四种平台,之后18个月内新车将投入生产。这意味着四年内联盟将准备共同生产四种或更多新车。标致雪铁龙副总裁Geours强调标致雪铁龙在共用平台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在标致和雪铁龙两大品牌之间,60%的零部件可以通用(不包括与丰田合作开发的C1/107车型)。

    此外,双方将共同建立全球采购合资公司,以从供应商处采购各类成品、零部件及其他产品服务等,双方联合购买力可达1,250亿美元,其中通用汽车出资950亿美元,标致雪铁龙则为300亿美元。Geours指出,未来标致雪铁龙每年将采购200万吨钢铁,而整个联盟则将总计采购800万吨。

    4、强化出口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2011年销量逾800万辆,其中近三分之一销往中国,集团销售额得以上升20%。丰田汽车公司今年在韩国市场的销量目标为13,000万辆,同比增长160%,雷克萨斯品牌的销量目标为8,000辆,同比增长90%。日元持续走强侵蚀日本车企的出口利润,韩国同美国以及欧洲签订的贸易协定进一步削弱了日本车企的出口竞争力,丰田正在考虑从欧洲进口汽车至韩国,此举是应对日元持续走强的方法之一。

[!--empirenews.page--]

    三、中国也有可能重演汽车危机

    1、国产车扩张产能

    关于中国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担忧在国内业界一直存在。据保守估计,2015年中国汽车产能将达到3250万辆,这意味着三年后,汽车年销量要增长一倍。而从去年的状态来看,中国汽车业正在进入增速回落期。

    而且在产能扩张中的合资企业的产能扩张速度较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2、进口车高增长

    进口车高增长是我们平恒贸易的重要策略,为了实现进出口的平衡,缓解国际压力,我们强力进口欧美豪华汽车产品。而随着豪华车的进口,其实现量产化进口车产品体系延伸的力度也很大,这样就能有效缓解欧美汽车行业压力,减少失业和获取巨大利润。这必然蚕食国产车的增长

    3、财富增长机会减少

    随着国内经济步入更规范轨道,房地产、资源类产品的暴富机会减少,而国际采购商采取的“中国 X”的采购策略让中国出口的增长快速减缓,私营企业的发展遭遇严峻的压力。

    4、政策扰动车市

    近日的北京车展举行,而北京和上海两个国际车展的主办地都是限制私车消费的地方,而且采取简单的计划经济的老模式管控消费,汽车消费剧烈波动干扰汽车正常发展。

    四、中国对应汽车危机更难

    1、地方保护干扰兼并

    类似萨科奇一样的保护本土汽车工业,各地方政府也是强力保护自己的汽车产业,不可能让自己的汽车企业被外面兼并,地方国资委等的阻碍力量不小。甚至是地方政府直接搞些小动作干扰企业整合。而很多企业也没有证明自己有兼并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缺乏企业文化和诚信。

    2、联盟很难实现

    类似欧美企业的联盟在中国很难实现。每个整车企业都有无数的关联企业,整车企业对地方经济的重要责任就是带动本地企业和税收。类似几个大企业集团的联合采购估计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国际车企想拉动合资企业联合采购也面临合资方东风集团利益的影响。

    联盟的另一个方面是共享平台,这也几乎是不现实的,谁也没搞明白自己的产品平台,联盟更不好平和,科研体系的问题更复杂。

    3、出口不容易

    我们的汽车出口增长似乎不错,但相对零部件的出口具有极大的风险性,整车出口问题很多。我们的独立车企出口的地方很容易遭受贸易保护的打击,而受打击时也孤立无助。同时我们出口的很多地方都是战乱或经济政治不安定区域,出口的风险很大。而我们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一般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已融入其产业链体系,风险实际更小些。

    4、投资难回收

    我们的汽车行业的很多企业是爆发性的强力投资,几十亿上百亿的强力投资在短期内释放,反正钱是银行的,最终可能是烂摊子。收的要负责烂摊子,除了国家行政性的减免则很难处理。

    面对欧洲汽车市场的危机,我们难以有效的实现外部的环境改善,强化内部的市场运作,有序的让市场发挥力量改善竞争格局可能是很好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