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将给汽车电商带来什么
Smart微信购车的成功背后,是微信特殊的移动社交属性和关系链,对打破人们对汽车电商的认识偏差的优势所在。
4月21日早上10点,国内首次移动互联网购车活动抢购环节正式开始,仅仅三分钟,388台限量版smart就被微信用户抢购一空。这样的速度不仅创下了smart在中国的销售记录,也成为汽车电商又一次为人称道的案例。
和此前车视点曾讨论过的车享网不同,此次smart案例并非车企独立完成,仍属于车企与电商网站合作的“老套路”。然而,微信的加入,却成为一种“新玩法”。融入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汽车电商,究竟会带来怎样的不同?
汽车电商的“临门一脚”差在哪儿?
对国内消费者而言,汽车电商早已不是新兴概念。2010年,奔驰合作发起smart团购,这是中国网上卖车的首次尝试。同年,吉利开设网上旗舰店,成为国内首家网上开店的汽车厂商。此后,各种类似“双十一 ”、“双十二”的购物节里,总少不了汽车,而单日销售上万辆的成绩,又让人看到汽车电商蕴含的巨大能量。
然而,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红火的汽车电商,总是“形式大于内容”,多了些炒作,少了些踏实。不久前,腾讯汽车与《汽车公社》联合进行了一项汽车电商的调查。在参与投票的9557人中,72.36%的人近期有购车计划,而多达87.30%的消费者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会尝试网购汽车。尽管这一数字更多反映了网友的态度而非全部消费者,但这样的比例也确实超出很多人的想象。随着电商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汽车电商的接受程度和几年前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不过,这并不是说汽车电商的发展已经畅通无阻,实际上,尽管如前所述,近9成消费者考虑尝试汽车电商,但在近期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中,仅有3成左右表示会选择电商方式。究其原因,“售后维权不容易”首当其冲,其次是“汽车产品服务的特殊性质”以及“传统消费观念”。
看起来,汽车电商的阻碍或许在于线上线下的协同配合。然而,仔细分析就能发现,由于目前的汽车电商并未脱离线下经销商,因此售后维权等其实不是问题。而这种担忧的出现,恰恰反映了汽车电商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打破消费者对汽车电商的固有偏见及传统消费习惯。相比之下,这才是现阶段汽车电商发展的“临门一脚”所在。
微信介入汽车电商不仅是种营销方式,更有助于打破消费者固有观念
了解了汽车电商发展所欠缺的“临门一脚”,就不能发现微信对汽车电商的意义所在。在笔者看来,这种意义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 第1页:微信营销将给汽车电商带来什么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