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S60L混合动力车型北京车展首秀
沃尔沃汽车集团将在2014北京国际车展上完成可量产的S60L汽油版插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车的全球首秀,藉此为在中国建立起面向全球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及新能源车型的普及铺平道路。这一原创的汽油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集纯电动、混动、性能三种驾驶模式于一身,完美兼顾卓越的驾驶乐趣与出众的节油性能。本次亮相的S60L汽油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采用238马力的高效Drive-E“E驱智能科技”动力总成与电气化技术协同工作,构成了绿色、高效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该车型将由沃尔沃汽车成都工厂生产,计划于2015年上半年在华上市。这款产品是沃尔沃汽车为中国引入领先新能源科技的重要一步,也是对第二本土市场的持续承诺。
我们通过Drive-E‘E驱智能科技’,将汽油涡轮增压发动机与电动机相结合,使这台车的动力达到238+68马力,扭转力矩为350+200牛·米,为驾驶员带来高效充沛的驾驶乐趣。这套沃尔沃最先进的动力系统,也使我们向着2020年‘零排放、零伤亡’的愿景迈进了一大步。”沃尔沃汽车集团研发高级副总裁彼得·默滕斯说。
外观细节突显“特殊身份”,专属内饰提升豪华质感
可量产S60L汽油版插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车车身为哑光珍珠白色,车身下部及七辐轮毂则选择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黑色、蓝色进行点缀,这种混合配色突显其“混血”的基因。于此同时,在A柱和车尾部醒目的“PLUG-IN HYBRID”标识,直接道出它不同寻常的“混合动力”身份。
S60L汽油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着重考虑中国豪华车市场消费习惯的首款国产车型S60L作为载体,内饰融合了更多豪华元素:座椅、仪表盘面板、车门内侧等均为浅褐色真皮包覆,精细的金色缝线突显出其天然纹理的质感。腰线以上的镀铬部件契合金色主题,进一步提升了整体豪华感。
汲取V60成功经验,混合动力先驱科技再进化
S60L混动版沿用了与V6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相似的电气化技术。作为全球首创的柴油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V6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已在欧洲市场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不同于V6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采用的柴油动力总成,S60L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采用了全新的动力总成——Drive-E“E驱智能科技” 2.0升四缸汽油涡轮增压发动机,它为车辆带来238马力的澎湃动力和350牛·米的最大扭矩。这套高效动力系统的其他核心部件包括,位于发动机和8速自动变速箱之间与曲轴相连的集成式启停电机(ISG),一个直接驱动后轴最大输出功率达68马力的电动机以及一组位于车辆下方下方容量达11.2千瓦时的锂电池组。50克/公里排放5.5秒百公里加速,环保性能“毫不妥协”
S60L插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车提供纯电动、混动和性能三种不同的驾驶模式,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偏爱进行选择,能够同时满足日常通勤与长途出行的需求,完美实现性能与环保的平衡。
在纯电动模式下,单次续航里程超过50公里,尾气排放为零。
在混动模式下,S60L混合动力车的碳排放量低至每公里50克。
在性能模式下,即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开启时,汽车最大功率可达到238+68马力,最大扭矩达350+200牛米,在电动机闪电般扭矩输出特性的帮助下,百公里加速仅5.5秒,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性能座驾。
此外,S60L汽油版插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车还拥有可选择的全轮驱动模式。当全驱模式开启时,汽油发动机的动力将不间断地传递到四个车轮,为驾驶者提供更强劲的牵引力,适合雨雪天等湿滑路面的行驶。有别于传统的机械式四轮驱动,这套系统的前轮由汽油机经由机械传动驱动,而后轮则经电气化系统由电动机驱动。当全驱模式关闭时,这套系统则默认为适时四驱状态,后轮的驱动只在车辆检测到路面湿滑、需要额外牵引力时才自动激活,从而保证了车辆的低耗油。
卓越续航极速充电,契合市场需求的最佳实践
“对于那些希望购买环保汽车但又不愿牺牲驾驶乐趣的消费者而言,提供了三种驾驶模式的沃尔沃S60L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是他们的绝佳选择。”彼得·默滕斯说,“S60L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纯电动模式下的续航能力,足以满足大部分中国消费者的日常通勤需求,而混动模式下的最大续航里程更是达1000公里。”
可量产的S60L汽油版插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车在综合工况下百公里综合耗油量仅为2升,而且可经家用或停车场的普通电源插座(220伏/6安到16安)进行充电。充电时间根据电流强度有所不同,10安电流下充满需4.5小时,而16安电流下则只要4小时。因此,在纯电动车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尚未成熟的情况下,S60L汽油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将成为解决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瓶颈的最佳方案。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