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车网 |  广告业务:18638290033 ;联系QQ:380691300 ;新闻QQ:1002345041    
汽车搜索
河南车网 > 车市评论 > 中国汽车反垄断何时出手?

中国汽车反垄断何时出手?

新闻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 发布时间:2014-04-14 11:20:11 评论:

我国已连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然而售后服务市场涉嫌垄断暴利这一“病灶”,长期侵蚀千百万消费者的权益。

近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发布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用权威数据揭出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之“病”,引发社会关注。

所谓“零整比”,即市场上车辆全部零配件价格与整车价格的比值。调查数据令人大跌眼镜,比值系数最高的某国产奔驰车型竟达 1273.31%,通俗来说就是买全部零配件的花费,能买12辆同款新车。其余车型中500%至700%的比比皆是,调查覆盖的18款车型中竟有10款超 过400%。

实际上,国外这一系数通常在300%左右,而我国市场数据却显著高于正常值,有些更高出两三倍,堪称离谱。零配件如此暴利,可见许多车 主感叹汽车“买得起,修不起”绝非虚言;而且在保养、维修环节,有些汽车品牌可谓磨刀霍霍,因为在中国,除了4S店,消费者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只有被动 “挨宰”。

那么,汽车零配件销售以及其他保养维修服务领域的暴利从何而来?看看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就知道,如更换原厂零配件,除了4S店几乎买 不到,而且4S店销售价也都是“统一价”或“最低限价”;再如保养等售后服务,不去4S店做就对质量问题不保修……凡此种种,都带着垄断的影子。

正因为垄断的力量,在品牌授权4S店,汽车零配件敢卖十多倍的“天价”、维修人工费成倍高于市场价,机油等耗材价格水分极大……可以说,如此攫取的暴利,从消费者口袋里多掏走的钱,缺乏正当性。

中国汽车市场的“垄断之祸”还远不止售后服务市场暴利一项。必须看到,当前国内汽车市场乱象丛生,涉嫌垄断行为频繁出现,某些企业疯狂 赚取暴利,与我国现行的行业管理办法存在制度性缺陷不无关系。市场上明显存在的种种侵害消费者正当权益的不合理现象,一次次佐证了现有行业管理规定,已经 严重不适应市场现实,甚至沦为某些厂商牟取暴利的“挡箭牌”。

其实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市场投诉不断,媒体曝光频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反垄断监管部门也只是表态“要调查”“要研究”,却迟迟没有下文,依然让汽车市场按原有“惯性”继续滑行,让翘首以盼的消费者希望落空。

我国售后服务和零配件销售的现行模式,早已在欧洲被明令禁止,而且类似做法,正是欧洲反垄断部门严打的重点,不少汽车零部件厂商已经为垄断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而,国内汽车市场上那些堂而皇之的暴利,是不是涉嫌垄断,只要稍加比对,恐怕答案并不难找。

涉嫌垄断,就要查;认定垄断,就要罚;制度有漏洞,就要改;规定不合理,就要废。期待反垄断部门“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消费者公平,使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

有些人担心,汽车市场涉及利益面太广,修改行业管理规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作出调整会对市场带来冲击。但这种逻辑很有问题,因为 常识告诉我们,市场永远只会被垄断搞垮,不会被反垄断打垮;公平透明、充分竞争,才有希望给亿万汽车消费者带来实惠,才有可能圆中国的汽车强国之梦。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导航

汽车团购报名(购车微信号:380691300 团购QQ群:339523925)
团购车型(必填)
团购车型(必填)
您的姓名(必填)
手机号码(必填)
请正确填写11位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备注

您有任何购车疑问都可以填写在这里(包括价格、保险、上牌等等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