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成绩出色 爱卡试驾广汽丰田汉兰达
汉兰达是一款定位于一个细分市场的车型,从尺寸上看,汉兰达是款中型SUV,与宝马X5、奔驰ML尺寸相仿,但并非豪华品牌的它定价却只有这些豪华SUV的一半不到,与索兰托、新胜达一起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宽泛和经济的选择。此次中期改款的汉兰达是否合您心意?面对已经历大改款的韩系对手,汉兰达优势是否仍然明显?
今年北京的冬天异常寒冷,测试时的温度大概在零下5度,被冻的硬邦邦的轮胎无法带来良好的抓地力。当车辆全力起步加速时,前轮的打滑非常严重,即便在经历暖胎之后仍然没有明显好转,但最终9.81秒的成绩仍然令我们意外,这与3AR-FE发动机良好且线性的输出和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紧密齿比的出色配合分不开。
对于一辆这种尺寸的SUV来说,汉兰达全力制动时的姿态抑制的非常不错,尾部的上翘虽然明显但不夸张,在众多同尺寸级别的SUV中,甚至包括豪华中型SUV,汉兰达的避震器对车身姿态的抑制都是佼佼者。整个刹车过程在刚开始有个明显波动,后段越发平稳,且制动力非常强大,不仅没有热衰退出现,而且经历几次制动后,轮胎和刹车都进入了更好的工作温度,39.48米的成绩对这个尺寸的SUV来说实属不易。
良好的测试结果也说明了汉兰达在日常驾驶时的一些优势,别看一台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需要带动这辆整备质量1875公斤的SUV,其实际的表现要远好于账面上的推测。这台2.7L的AR发动机虽然不能与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低扭上的强横相比,但显然丰田有意识地将低转速时扭矩输出进行了优化,在我们这些天的驾驶中,3000转以下就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通勤所遇到的全部情况。
丰田的产品表现经常被称于中庸,而这个中性词被用在丰田的产品上我认为更多是褒义,因为中庸可以是指没有任何亮点和特长,也可以解释为均衡,只是这均衡的水平有高有低。汉兰达个头不用说了,在国内绝对算的上“大车”,但它驾驶起来却非常轻松,转向、油门、刹车等所有需要你操作的部分,其反馈力度设定都非常恰当,既有恰如车身尺寸的分量,同时保证人的操作感,这份操作感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驾驶者知道何时刹车要踩多重,方向要打多快,从而不会因模糊导致操作过度引起车身动作突兀。
油门和刹车踏板所带来的反应都十分线性,这样的好处是堵车时脚不会因长时间控制踏板而导致酸痛,但油门没有因刻意的舒适而导致发动机反应速度的降低,自然吸气车型应有的灵敏响应犹在。避震器设定趋向舒适,在轮胎和避震器的共同作用下,其减震效果非常理想,但又不至于飘忽没有路感。细碎的震动统统被过滤,少量的颠簸冲击只为提供驾驶员足够的信心。
在日常驾驶中,避震器的设定不会让车身显得笨重,也没有类似于非承载式车身的晃动,稳定性犹如轿车,毕竟是产自轿车底盘的产品。但不要因为这样的表现而产生激烈驾驶的想法,因为真正以较快车速转弯或变换车道时,避震器就会表现出较大的负担,车身侧倾会比较明显。
一般这个尺寸的SUV不会将转向系统调教的过分灵敏和直接,汉兰达也不例外,虽然这样会损失一定的指向性,但却营造出更加宽容和舒适的驾驶感。车内的隔音水平处在与七代凯美瑞大致相同的水平,除了四缸发动机噪音要明显比六缸机型大些,其他一切都控制的比较好。
总结:汉兰达是一辆好开、舒适且实用的大号家用车,从测试结果不难看出,2.7L车型足以应付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同时却拥有更加低廉的售价和税收政策,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汉兰达是很值得考虑的交通工具。但千万不要把它当成越野、撒欢儿的玩具,即便是六缸、四驱车型,它也只是提供更好的通过能力,严峻的路况仍然不适合它,所以买它前,却要考虑好自己的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