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在推动中国车市的发展
河南车网原创:首先说明,笔者在这里说的是中国车市,而不是指中国汽车!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前者,中国可以号称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在后者,我们才刚刚起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整个汽车工业几乎都是在为一些国外汽车巨头服务的!
现在有一种很普遍的观点,中国车市在经过前两年高达40%的增长后,在2011年遭遇寒流,车市跌入低谷。今年1-10月,我国汽车销量为1516.06万辆,同比增长3.15%,,较去年同期回落31.85个百分点,今年10月份的汽车销量,按照传统金九银十的说法应该是旺季,但环比却回落了7.37%。这几个数字是大家认可的车市遭遇低谷的重要证据。
表面上看,似乎无懈可击。但在只有回落却并不寒冷的车市,另外一个颇为壮观的热闹景观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高端豪华乘用车市场自去年以来的一路飞涨。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今年车市急转直下的时候,豪华车市场依旧保持高幅度增长的态势,增幅高达40%,是整个乘用车市场增幅的8倍。其中,奥迪完成销量近14万辆,同比增长35%;奔驰的销量也达到9.5万辆,同比增长59%。宾利今年1到9月份在中国的销售量是1103台,增长84%;宝马截止10月份销售量为49.59万台,同比增长44.5%;英菲尼迪1~10月份同比增长70%。,而雷诺截至10月份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再创历史新高,累计交车18,313台,同比增长63.4%。
更使人惊诧的是超豪华车市场的快速渗透。统计显示,超豪华品牌上半年的市场增幅高达115.8%,无论是保时捷、宾利,还是劳斯莱斯和英菲尼迪,都无一例外地将中国市场列为全球最关键的战略市场。今年5月,宾利全球经销商大会在北京举办,宾利汽车主席兼行政总裁沃尔夫冈·杜翰墨称:“全球经销商大会是我们最重要的全球会议,不放在中国举行,还能放在哪儿?”11月,宾利郑州店在郑州最昂贵的商务区郑东新区高调亮相,据宾利高级经理沈琪介绍,郑州店只是宾利扩充计划的一部分,与郑州店同时开张的还有内蒙和西安店。“目前宾利在郑州的保有量已超过50台。宾利就是一个奢侈品,是服务于那些知道享受的的高端成功人士的!”
据悉,中国目前已成为宾利全球第二大市场,成为第一大市场也指日可待。有着同样野心的还有保时捷等超豪华品牌。由于卡宴在中国市场的热销,包括兰博基尼等在内的超豪华品牌甚至打算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SUV产品,从而攫取高额利润。目前,中国也已经成为兰博基尼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在中国卖一辆路虎的利润高达79万元,但宁愿加价20多万元的购买者依然络绎不绝。在郑州世之贸,一辆原价值50余万的二手神行者路虎,居然卖了49万。超豪华车市场,也成了中国奢侈品消费、中国国民心态最直观的一种呈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5万个亿万富翁,人数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并且每年以8%的比例增长,郑州的千万富翁也已突破1000个。高盛公司的研究报告表明,到2015年,中国将登上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巅峰。作为汽车产品中的奢侈品,超级豪华车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对中国汽车市场形成分割继而合围之势。
如果仅是高端豪华车在车市上唱独角戏,也不足为怪。而是种种迹象在表明,中国车市只落却并不冷!刚刚闭幕的广州车展,总面积达180,000平方米。与上届相比,参展规模增长12.5%。据统计,本届展会共有90家整车制造商和618家汽车零部件及汽车用品商参展,展会前六天接待观众总量已达492813人次,高峰日人流量超过12万,均创历届新高。
[!--empirenews.page--]而本月(2011年12月)5号闭幕的第四届中国-东盟(南宁)国际汽车展览会,虽然地处偏僻南疆,又是规模不大的新展。即是如此,开展五天观展人流量也达到30万余人次,仅现场成交量就达5105台,总销售额近十亿元。
这些数据能说明中国车市遇冷了吗?所谓遇冷,不过是和前两年并不正常的高速增长相比而得出的结果,这种比较本身就是不太科学的。因为前两年在车市非正常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政府行为参与了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车市的增长率是政府买的单。
如果再抛开因城市发展,政府作出的限车措施,那么中国的车市在短时间内则不可能遇冷,只会一路无限制的加热,直到崩盘。只要我们的国民经济一直在裸身舞蹈,我们的国民就会对消费对所谓价值继续狂热的崇拜,继续做资本做汽车的奴隶。
在过去的2010年,中国蝉联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销量达到1800万,今年有望突破1900万台。中国车市即使在全球遭遇冰河期,也已连续两年销量同比两位数增长,市场规模是10年前的20倍。12月2日,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消息称,截至11月,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23亿辆,汽车保有量达1.04亿辆,许多城市已进入汽车社会。私家汽车保有量达到7748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4%,成为汽车构成主体。
那么,究竟是谁在推动中国车市的发展呢?是谁在拉动中国的车市在玩命的奔跑呢?城市在喘息,资源在流失。
麦格劳-希尔集团驻上海的汽车分析师迈克尔•邓恩的说法很值得回味。他说,13亿中国人“对汽车非常狂热”,中国汽车市场令人吃惊的实力不仅仅是由经济推动的,还是由伴随着经济繁荣而来的某种心理转变而推动的。雷克萨斯品牌前负责人曾林堂的妙语更是不无讽刺:在美国,汽车是工具;在中国,汽车是道具。那么,由工具或者道具支撑的市场显然是不一样的!宾利中国高级经理沈琪说:“在国外,购买宾利的客户都是中年人,年龄在40岁以上。但中国的宾利客户年龄却呈年轻化趋势,甚至包括一些90后。”这究竟是一种荣耀呢?还是一种悲哀?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问一下:你的生活和工作真的需要汽车吗?汽车究竟能给你带来什么?你真的觉得拥有一辆汽车的意义在你的生命中是最高的吗?我不知道,当你知道满街奔跑的汽车属于中国自己独立品牌的仅占不到30%的时候,心里怎么想?不要说什么国产化,只要一辆汽车的外壳上烙的是人家的品牌标示,无论你在汽车部件上实现了多少的国产化,你都是在为别人做嫁衣,在为别人鼓吹!在为别人宣传一种文化!为别人创造辉煌!说到根本上,这是一种对“侵略”的笑纳。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像红旗、上海、长城、江淮等,在整个车海中微乎其微。看看中国的若干大汽车基地,几乎都是“租界区”。真正的“中国汽车”难见其踪。
谁在推动中国车市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成千上万亿的资源和利润,有多少留给了中国?更不用说我们自己的汽车文化和民族文化了!中国真的是世界发达国家了吗?我们的财富积累真的到了可以慷慨挥霍的时候了?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分析指出,中国大陆人口的70%生活在全世界的贫困线以下,他们每天的消费支出还不到世界银行公布的最低贫困线标准,即每天1.25美元。另外,中国大陆城市里大概还有两亿左右的所谓白领;这里包括北京讲的所谓蚁族,一个月一、两千块钱,租不起房子,要几个人合租一间,生活非常艰苦,到了周末能吃一碗牛肉面改善一下就心满意足了。这一群人北京有几十万,郑州也在20万以上。有相当一部分人现在生活压力非常大,即便月薪在万把块钱,很多人也是“月光族”,到月底就花光了。不久前还有一个报道,是关于中国大陆一个白领阶层家庭的。如果他们生一个孩子,那么,作为父母他们要为这个孩子准备多少钱;分析的结论是:一个城市的白领家庭,如果现在生一个孩子要把他抚养到大学毕业,这对父母要准备46万。也就是说对很多家庭来说,要不吃不喝好多年。对他们来说生活是很艰难的,虽然并不贫困,但是也决不宽裕。另外还有两亿左右的由于下岗、退休的人,现在工资收入水平很低的、或者退休金水平很低的中老年人,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很艰苦。
就是说,在中国90%以上的人是买不起汽车或者不敢奢望买车的。那么,中国的车市,甚至是成百万上千万的豪华车市究竟是谁在推动着高速发展呢?相对于中国整个的国民经济现状来说,车市的无限升温显然是不正常不理性的,它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经济层面的不成熟和浮华现象。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