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骄”赞 丰标不凡
——古城骄傲行,北麓秦岭试驾Mazda3经典款
河南车网讯:翠华山(终南山),位于古城西安城南
从中新凯宾斯基酒店出发,自北向南在西安城中穿梭,到翠华山冰洞、风洞等地游览后,再返回至中新凯宾斯基酒店,
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翠华山高峰环列,峭壁耸立,险不可攀。天池内落差达
时尚造型,丰标不凡
一路驱车驶至翠华山峰顶,俯视山崩石海,砾石奇形怪状,或立或卧,或直或斜,千姿百态,嶙峋峥嵘,甚为壮观。远处残峰,尖角突出,直指苍穹,傲然耸立,气势不凡,构成一幅奇特的花岗岩峰岭地貌景观。不仅享受到了绿色健康,更是饱尝到了大自然创造的视觉盛宴。
在这样的视觉冲击下,Mazda3经典款将原有的骄傲气质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首先是车身颜色,上市车型的7种车身颜色(原来为5种)悉数亮相:炫耀红、激情蓝、冰酷蓝、格调灰、雅士黑、风尚银和精灵白,在光影交错下,每一种颜色都让Mazda3经典款呈现出骄傲的气质和绚丽的视觉感受。
从外型上看,Mazda3经典款给人的整体感觉更为运动和时尚。例如,前包围和进气中网造型更具动感,资料显示将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性能;雾灯造型的优化为前脸“画龙点睛”;与车身同色的门把手(
进入车内,会发现Mazda3经典款在内饰颜色和材质设计、选择上有着诸多的变化,直观上车内环境更富运动感和品质感。例如,针孔打眼、手工红线缝制、由米黄色变为纯黑色的真皮座椅组合(
对于早已不再将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的人来说,Mazda3经典款在车身颜色、外型及内饰上的全面改进无疑承载了更多价值,也更为符合现代人挑剔的审美眼光。在外型设计上,Mazda3曾获得美国《Automobile Magazine》杂志评选的“'Automobile of the Year -All Star(年度全明星车型)”;“十年不过时”更是其前卫设计下时尚造型的口碑标签,Mazda3经典款所作的改进,既可以提早规避“审美疲劳”,也更加贴近当下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10分操控,众口“骄”赞
漫步终南石海洞幽奇,急停急转自如山中行,上逼诸天方觉红日近,下观渭水缭绕长安城。西安站试驾路线的选择,将Mazda3经典款的“人车合一”的自如操控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尽在掌控”的精准转向,还是疾驶过程中的“超短距离刹车”,人车合一的驾驶体验丝毫没有打折,令同路者众口“骄”赞。
启动车辆,试驾车在怠速条件下非常安静。轻踩油门踏板,仪表盘上的转速指针反应灵敏。加大油门体验直线加速,感觉推背感强烈。这款发动机从低转速到高转速的动力输出平稳且快速,每一次提速都有明显的线性感和推背感。
档位清晰、换档顺畅的5档手动和4档手自一体变速箱,让Mazda3经典款更富驾控乐趣。从驾驭性能上看,无论是9.2秒的最快百公里加速、超短刹车距离,还是
试驾过程的几个连续变线和急转中,伴随着轮胎与地面的紧密摩擦,Mazda3两厢没有发出明显的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这一切来源于Mazda3经典款先进的转向和悬架系统。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及后多连杆式悬架系统使得整车的路感清晰,路上的小石子也能通过方向盘传递到手中。同时,扎实的运动悬架系统让车辆在行驶中将侧向离心力充分的分散并卸力,使轮胎不再承受更大的离心力,保证了轮胎充分的抓地力,和完美的循迹性。在几个更为接近U 型的弯道中,Mazda3经典款的稳定性显露无遗,侧倾相比同级车明显小许多,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则提供了低速轻盈,高速扎实的精确指向。
Mazda3经典款搭载的是MZR 全铝合金反置式发动机,通过对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更合理调教、催化转化器的优化等技术手段,Mazda3经典款的动力输出更为强劲,油耗和排放却更低,例如
10分配置,骄傲绽放
在人性化配置方面,带MP3功能的CD播放器,为试驾旅途带来更多的音乐享受;新增的可折叠遥控钥匙更美观也更便于携带,之前只在更高级别车型中配备,拥有它的车主想来也会更会有面子;金属风格的迎宾踏板实用中也为整车增添了几分尊贵;另外,Mazda3经典款的天窗可以前后开启,这点许多同级或中高级车都不具备。
而在隔音降噪方面,Mazda3经典款通过增加发动机隔音棉、底盘增加隔音材料、轮胎升级,以及提升装配工艺和密闭性等改进方式,有效降低了发动机、底盘传出的噪音以及路噪,在整个试驾过程中,关闭车窗时车内的静音效果可以说非常理想。
结语:
转入具有日本马自达防府工厂先进生产技术的南京工厂麾下,沐浴在领先世界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中,令Mazda3经典款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挑剔目光的审视。通过此次试驾,则感觉这款车不仅能吸引以激情、时尚、以单身及“新新家庭”为特征的既有人群,还将吸收更多注重分享和乐活,更具实力和地位的社会中坚。
对于在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销量超过200万、斩获全球99项重量级大奖的“世界级轿车”而言,全新上市的Mazda3 经典款能否续写“骄傲传奇”呢?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河南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版权等问题)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网友评论
目前已有0条评论 我要评论↓